發表時間:2024-12-05 14:52:06 點擊:0
12月4日,13時22分許,臺灣言情作家瓊瑤在家中去世,終年86歲。
我想大家對于瓊瑤的名字一定不會陌生,她創作了大量的小說、電視劇,其中許多作品成了經典之作,例如《一簾幽夢》、《還珠格格》、《情深深雨濛濛》等。
她筆下的愛情故事曾點燃了無數人的浪漫情懷,然而,她最終卻選擇“翩然離去”的方式,引發了人們對衰老、死亡和養老困境的深刻反思。
瓊瑤的告別信,不僅僅是一份個人遺愿,更像是一面鏡子,映照出當代社會養老體系的不足,以及老年人對“尊嚴”的渴望。
作為一位知名作家,她臨死前在遺書中寫道:


它揭示了養老的殘酷現實:疾病纏身、生活不能自理、失去尊嚴,這才是許多老人真正害怕的,而并非死亡本身。
幾年前,瓊瑤與丈夫平鑫濤子女關于是否插鼻胃管的爭論,瓊瑤女士希望丈夫能夠安靜地離世,而繼子女則堅持要維持生命。
這場爭議,反映出了瓊瑤女士對于養老的觀點:她希望在生命的最后階段,能夠有選擇如何離世的權利,這也早已預示了她對“善終”的執著追求。
在她看來,生命不該僅僅依靠醫療器械維持,而失去其應有的光彩和尊嚴。

但願那時,人類已經找到很人道的方式,來幫助「老人」們,快樂的「歸去」。

這句話并不僅是一個作家的遺言,更是對于養老與死亡的深思。
如何讓一個生命有尊嚴地走完最后一程,無論在任何一個國家,都是一個難解的問題。
如何讓老人有尊嚴地養老,這也不僅僅是瓊瑤一個人的問題,更是整個社會需要共同面對和解決的難題。
我們需要改變觀念,從“延長壽命”轉向“提高生命質量”。
養老不僅僅是活著,更要活得有尊嚴、有意義。這意味著我們需要提供更加完善的養老服務,包括醫療護理、生活照料、心理慰藉等,讓老年人能夠在舒適的環境中安享晚年。
其次,要尊重老年人的自主權。
老年人有權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和醫療方案。社會應該為老年人提供更多選擇,并保障他們的選擇權得到尊重和落實。
最后,要加強社會支持體系建設。
養老不僅僅是家庭的責任,更是社會的責任。社區、公益組織等都應該積極參與到養老事業中來,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保障。
為了應對這種情況,蔚藍至善積極響應國家號召,布局大健康產業。
